全国咨询热线:
据Mysteel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前十位的光伏组件企业总出货量达到227.226GW。出货量前十位企业依次为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正泰新能、阿特斯、协鑫集成、一道新能、东方日升。
晶科能源上半年以43.8GW的组件出货排名榜首,延续了2023年荣摘全球组件销售冠军的势头。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在订单大增的企业中,N型组件占比较大的公司成绩更为优异。
从榜单看,上半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最多的Top4厂商出货量合计超过140GW,市场占比超过52%;Top10厂商出货量合计约225GW,市场占比超过82%。从占比看,这两项数据略低于一季度但差距不大,毕竟“强者恒强”是光伏市场不变的规律,马太效应只会慢慢的明显。Top10厂商的全年出货量目标已超越市场需求总和,留给后面企业的空间不断压缩,部分企业二季度出货量开始低于一季度便是最好的证明。
具体看,晶科能源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再度登顶,44-46GW的出货预期即使在一线品牌中也足够耀眼。作为TOPCON技术的坚定支持者,他们都以为,TOPCON技术的市场空间还将持续至少3-5年,而晶科在这一路径上已经积累了100GW的实操经验领先同行。至于下一代光伏技术,他们选择钙钛矿与TOPCON叠层电池作为发展趋势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继续保持在Top2-4的位置,其中晶澳与天合的PK愈加激烈,上半年出货量相差无几。从索比光伏网了解到的情况看,两家企业在上半年的中标规模、数量、海外市场拓展水平方面都较为接近。有分布式光伏渠道商向我们表示,目前晶澳在价格这一块略有优势,而天合依靠自有渠道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
通威太阳能、正泰新能近期参与招投标的热情较高,在部分标段中表现出了更积极的状态。索比光伏网注意到两家公司均提出了全年出货量超过50GW的目标,在2023年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显然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是不够的,海外40多个GW级市场哪里都不能放过。
阿特斯、协鑫集成是少数在上半年依然实现盈利的组件企业,在筛选订单、控制成本方面值得所有企业学习。一道新能则表现出更强的拼搏精神,在招投标中的态度非常积极,遍地开花的新产能也让他们与央企、国企沟通时更有话语权。此外,作为目前市场上少数能同时批量供应TOPCON、HJT组件的厂商之一,东方日升也取得较好成绩,在Top10阵营中的地位非常稳固。
晶科能源一季度光伏组件出货19.99GW,二季度实现了23.81GW的组件出货,当季组件出货也排名第一。凭借拥有领先的TOPCON产能规模、技术优势,晶科能源在Q3继续高歌猛进,预计当季组件出货将达23-25GW。晶科能源2024年全年出货预期100-110GW。
面对全球光伏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价格波动的挑战,晶科能源凭借技术创新、全球布局和数字化转型等多重优势,在2024年上半年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经营韧性。
上半年,晶科能源延续了其在N型TOPCON技术方面的一马当先的优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N型电池的量产效率达到26.1%,良率高达98%以上,N型TOPCON组件的平均功率突破595W。同时,公司在钙钛矿叠层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转化效率高达33.24%,为未来的技术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晶科能源表示,2024年上半年N型TOPCON技术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已经奠定了新一代主流技术地位,凭借其经济性和持续升级,主流市场占有率在未来3-5年难以撼动。
上半年晶科能源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公司在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海外市场表现出色,特别是在中东市场占有率达到50%,公司成功开拓巴基斯坦市场,全年签单量已超过4GW,在东南亚,泰国市场的占有率也逐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全球制造和投资的进程进一步加速。公司组件产品海外市场出货占比约65%,海外营收占比约71%,同比进一步提升。”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公司还于近期宣布与沙特阿拉伯的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计划建设年产能达10GW的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这一项目将成为中国光伏行业在海外的最大制造基地。有助于拓展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份额。
作为光伏组件企业的核心“杀手锏”,高效产品以及高效技术无疑成为企业稳定业绩以及杀出重围的重要策略。
在订单大增的企业中,N型组件占比无一不是强调重点,最少60%,最高已至90%以上,这也是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进入三季度以来,多家央企、国企开启组件设备招标,规模动辄超过10GW,引起了相关企业的激烈竞争。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包括华能、华电、京能在内,多家发电企业对BC、HJT等电池组件产品设置单独标段,而不是与TOPCON放在一起按“N型组件”统一招标。显然,在这一些企业看来,BC、HJT属于新的高效电池组件技术,需要在招标中给予适当倾斜,允许这一些产品有一定的溢价,从而鼓励更多光伏公司参与到这一技术路线,研发出更多高效、高可靠产品。
由此,头部组件企业纷纷加大N型产能迭代。如晶科已实现稳定量产的N型电池产能超过75GW;晶澳至2024年末,N型电池产能将达57GW;通威自去年以来率先启动大规模PERC产能改造升级工作,目前约38GW PERC产能已全部改造完毕,并且随着眉山16GW TNC 和双流 25GW TNC 新建电池产能如期投产,届时其TNC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100GW。
当然,不难发现的是N型具体技术路线大部分头部企业选择了TOPCON,这也是当下占据市场主流的高效技术。独辟蹊径的包括隆基,坚定押注BC技术,HPBC 2.0 产品将于2024年底进入规模上市,预计2025年底前其BC产能将达到70GW(其中HPBC 2.0产能约 50GW),2026年底国内电池基地计划全部迁移至BC产品。东方日升除TOPCON产品外,同样是异质结代表企业,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6.50%。
尽管业内共识TOPCON在未来5年仍将占据行业主流,但下一代技术竞赛已如火如荼。如头部企业均保持着对异质结技术的研发,其中产业化步伐较快的除了东方日升还有通威,据其披露,THC同版型组件自2023年以来连续八次刷新纪录,最高已达765.18W,同时1GW中试线W,整线经济网首页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